查看原文
其他

师大青椒|丁道勇:一个“在乎”的人

2017-07-31 党委宣传部 BNU思享者



“一名学生只有一位导师,导师是学生的‘唯一’。”


“学生‘在乎’老师的一言一行,老师也是如此。”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丁道勇



人物卡片


丁道勇,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教授,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、学校教育。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、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科研副校长。曾获北京师范大学“京师英才”奖、教育学部年度优秀教师。主讲“教育学”“教育的理论基础”“教育哲学经典著作选读”等课程;出版《儿童生态道德教育导论》、《唤起教师的理论兴趣》等著作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5298jkloa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 


1

学为本位“兴”为引

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近十年,丁道勇一直把“学生应专注学习”这句话挂在嘴边。在他看来,学生的天职应是认真学习,如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进学术。


丁道勇十分赞同一句古语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。他认为一位优秀的教育者面对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状态,绝非填鸭式的浇灌,而是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,先让学生积极思考,再适时进行启发。启在愤后,悱在发前。唯有如此严格要求学生,促使学生树立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预备状态,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,才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的长足发展。


课堂点名?or不点名?


从教伊始,丁道勇和许多“青椒”一样,不喜欢课堂点名。在他看来,从教育评价的原理来讲,出勤率不可以当作学生成绩的记分项。学科的考核不是学生是否出勤,而是考核对该门学科知识的学习程度。如果学生认知很好,分数就应该给他。所以从原理上来讲,将学生出勤率折算成分数的做法,实际上是一件挺‘流氓’的事情。”


但工作几年后,丁道勇对点名考勤这件事的认知有了些微的扭转。因为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,长时间不点名,总会有几个学生钻空子,不是每位同学都能严以律己的。不点名考勤的做法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行为的放任,并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发展。


丁道勇调整思路,在新学期前几周连续点名,先把学生吸引到课堂里来。课后则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和课业要求回去思考学习。如此循环往复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在丁道勇看来,这是主讲老师对班里每一位学生负责的做法。点名难聚人心,兴趣的培养才是吸引学生一心向学的根本途径。


在“在乎”的人眼中,处处皆值得研究


在求知问学的道路上,丁道勇认为,学生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初心。


学生入学初,丁道勇就有意引导学生发现教育中的复杂和乐趣。丁道勇感慨,“同学们投身教育学专业真的很好,可能现在还不明显,但等他们为人父母后,一定会感受到的。”“少年不管,流光如箭,因循不觉韶光换”,无花空折枝,丁道勇说,“为人师者最怕学生毕业时做出这样的感慨”。也正因为此,作为教师,首先要认真负责,第一阶段一定要“压”着学生去学习,引导他们建立专业意识与问题意识。


丁道勇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北师大丰富的教育资源,真正投入学科知识的学习钻研,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埋头在学生活动中,本末倒置。他认为,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,在适度参加社团活动,锻炼能力的同时更要付出时间精力去加强专业学习。丰富的课余活动是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方式,但绝不应该作为大学求学期间的主路。丁道勇相信,在“在乎”的人眼中,身边处处都是值得研究的资源。哪怕学习是一条崎岖难行的路,作为学生都应坚定地走下去,容不得偏离废弃。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只有潜心钻研,严格要求自己,才能真正学有所成。


丁道勇说,“本科大好时光不去读书太浪费了,即使不被学生所理解,也要做对得起为人师者身份的事。”




 


2

方法在前“心”为师

丁道勇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和成效,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特质的培养方式。


对每位学生负责,因材施教、量体裁衣


丁道勇近年来为本科生开设“教育学原理”课程。为培养学生潜心学习的好习惯,丁道勇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作为课后作业,要求下节课提供书面成果。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论文用电脑完成。


有一年,丁道勇的课上迎来了十名韩国留学生。几节课下来,丁道勇发现这几名韩国留学生具备一定的中文听说能力,但汉字书写能力薄弱。丁道勇认为课后留“思考题”这种传统作业方式不适合他们,对其中文水平提升的实际效用不大。在和学生以及家长沟通后,丁道勇改变了作业形式,结合汉语学习难易特点,要求韩国留学生读上课要求的中文材料,每人每学期上交5份手写的阅读报告作为平时作业,这样既可以督促他们多读多写多练,提高中文水平,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。


留学生试卷上的“老师我爱你”


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,丁道勇经常和留学生做一对一面对面交流。通过谈话,将课上讲授的知识同留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,用实际例子帮助他们充分理解习得的知识内容和课程框架。例如,通过闲聊的方式引导韩国留学生分享韩国农村与城市的教学情况,鼓励他们去发掘其中的差异,再将之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,帮助韩国留学生对教育问题形成一种更为宏观的比较视野。天南海北的闲聊实际上是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他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启发教育学生。在丁道勇眼中,这些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样聪明、有能力、肯上进,只是中文水平暂时还跟不上。远离热土亲朋,在异国读书本就十分不易,作为他们在中国的老师有义务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。


经过一学期的相处,留学生们都非常感谢丁道勇,期末考试时,有4、5个留学生在试卷边白处留下了“老师我爱你”。这件事对丁道勇触动颇深。他领会到教师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并非是为了收获什么回报,或是让学生感激。


教师在教学中,能为学生设身处地地着想,将心比心,在意学生,建立愉快的师生关系,这才是最纯挚宝贵的收获。时刻不忘想学生之所想,丁道勇对所有学生都倾注心血,亲身践行“有教无类”这四字的教育情怀。


 
 


3

 “转换频道”点迷津

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,丁道勇在教学指导工作的实践中总结出一条与学生的相处之道:“师生相得”。在他看来,导师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在长期培养中帮助学生学会方法,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。


读研阶段,一位导师有多名学生,而一名学生却只有一位导师。这种多对一的情况下,导师可以算得上是学生的“唯一”。心思细腻的学生对导师的一句话可能都非常在乎,老师的建议对学生的判断选择意义重大。所以导师如何言传身教、以身作则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,热爱学习,是每一位硕士生导师需要研究的课题。


学生在乎老师的一言一行,老师也是如此。这种双向互动在丁道勇这里做得十分到位。每位学生的论文,他都全程参与指导。从前期设计、资料分析、到田野工作、理论建构等等,全面帮助学生把控质量。


丁道勇戏称自己需要经常“转换频道”,“扎进”学生的论文设计中,与学生一起“下水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学生开展研究出现迷茫时及时站出来指点迷津,切实发挥“导师”的作用。丁老师对学生深深的关切与在乎,使得他和学生在相处中逐渐从工作对象转化为朋友伙伴,师生关系愈加亲密,真正做到了“师生相得”。


 

◆ ◆ ◆ ◆

寄语北师大建校115周年及青年学子

◆ ◆ ◆ ◆

  • 经常有学生问我读这个东西、学这个东西、或者听这个东西有什么用,其实真要学东西就没有没用的,有的时候最有用的东西不是你专门去学的,而是你当时学的时候认为的“无用之学”。


  • 我们教育学部学的许多学问,很难去定义其眼下有多少可操作性。但如果你真不学,你就真不知道这个领域是多么的有意思,有多么大的吸引力。如果没有这种觉悟,即使读到博士毕业,也不能算是真正入了门。


  • 抓紧在大学的这段时间多学习,这是学生在大学唯一的本分,要多学习。


采访:王    娟、吕一鸣

文案:吕一鸣、李安诺

美工:曾秀芳、张    盼

责编:马赛男

你可能

喜欢

聆听师道|滕彦国:学生是我学术生命的延续!

征集|献礼教师节,说出你心声!

聆听师道|周亚: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教学工匠

师大青椒|朱嘉:唤一声“嘉哥”你答应吗?

聆听师道| 刘静玲:把爱的接力棒传下去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